夯实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根基
时间:2023-01-13 14:1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这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战略要求,事关保障打赢未来战争。省军区系统各级应紧贴使命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法规、创新方法、严格考评,夯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一、完善国防法规体系
国防法规是用来规范和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因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保障。坚持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纳入法制轨道,既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效的基本保证。应着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系统设计、满足急需、逐步完善的原则,修改完善国防动员法等法规,搞好配套法规建设。按照细化上级、修改现有、制定急需的原则,逐步制定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使其更具可操作性。重点依据国防动员法、兵役法等,制定地方综合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法规,从宏观上确定省市县各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各级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各系统、各地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公民的职责和义务。出台急需配套措施。区分轻重缓急,制定颁布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专门的法规措施,如“战争动员潜力调查条例”“军地通用专业技术人才登(统)记办法”等,研究解决少数企事业单位不配合潜力调查等问题。及时将兵役征集、民兵整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列入修订范畴,逐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配套完善的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法规体系,使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二、创新工作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变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系列新挑战,需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解决好动员不精准、民兵编不实、训练落实难等问题。一是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当前,国防动员系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与兵力动员精确组织、装备物资精确准备、支援保障精确实施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应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主动与地方接轨共建“智慧动员”平台,整合建设政治经济动员、兵力征集征召、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资源共享等模块,精准保障应战应急需求。二是优化编组方法,提高编兵质效。应抓好顶层设计,明确后备力量建设主要任务、用兵需求和专业需求等要素,结合区(县)民兵资源进行编组任务总体控制、综合平衡,优化编组数量规模,允许基层结合实情调整或增设部分专业,并保持专业相对稳定,避免“编而不用”浪费资源。拓展民营企业领域编兵,在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成立武装部,探索成建制编兵路子,深化行业系统垂直编组方式;探研大型社区、新兴小微企业编兵模式,逐步走开独立组编、区域抽编、行业统编、属地联编相结合的编兵模式。三是推进民兵训练转型。着眼解决训练与生产时间冲突问题,区分内容课目,探索企业生产淡季集中组训、旺季在岗自训与考核验收的办法,抓好专业课目训练。对信息化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实施“小专业大集中”片区化训练;对通信、卫生分队等淡旺季不明显的专业,走开分块组训、延长时间的条块化训练路子;对交通抢修、自然灾害抢险等课目,坚持军政警民联合拉动基地化训练的路子。同时,强化实战科目训练,深化与现役部队的挂钩训练和联训联演,提高训战成果转换效益。
三、发挥考评风向标作用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涉及军地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主要依靠地方,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一条是把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地方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增强他们抓武装工作的主动性。首先,要明确被考核责任人。党管武装工作质效与第一书记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管武力度和履职好坏密切相关,因而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职责,将第一书记作为党管武装工作被考核的第一责任人,重点考核其对武装工作认识是否到位、职责是否履行、制度是否落实、解难是否有力。其次,要明确被考核责任单位。党委全面领导、军队提报需求、政府依法落实是当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主要模式,党委政府“两办”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把“两办”纳入被考核的主体责任单位,重点考核其在国防教育、潜力调查、征兵动员、民兵整组、经费保障等方面发挥统筹牵头、协调整合、督促检查、创新推动的作用,防止党管武装工作考核变成只考省军区系统。再次,要严格考核讲评制度。成立军地联合考评小组,实地督查党管武装工作第一书记述职内容的真实性、履行管武职责的有效性,形成考评鉴定,存入任期档案,并开展“党管武装好书记”评比表彰活动,对考评差的要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不断增强党管武装工作的执行力。(来源:中国国防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